2016年7月18日 星期一

舟記 0406:第三次訓練

0406
舟記:第三次訓練

越親近海洋,內心就越自在

於是

城市對海洋開始有了眷戀。

台北 → 鼻頭角公園
從午後開始,青春正藍。
難得從鋼筋水泥地,到悠悠青草地,趁時間充裕,就在港口的魚腥味裡漫步,順著國小走往鼻頭角步道,校園裡有些觀光客出沒,正在進行各種自拍、你拍、他拍,看這盛況若一不小心與誰對上眼,難免就得出手相助,幫那些已經擺好pose的模特兒們拍上一張,然後在歡笑與感謝聲中離場。

步道上沒甚麼遮蔽物,若將視野往遠處一拋,就能見著遼闊的海景與鮮綠的山巒,有些地段還長著林投果,這種長相特殊的果實,由於纖維粗不易入口,得切塊經熬煮兩小時後,才能製成果汁,雖然果汁清新爽口,還有股淡淡的菊花香氣,但對於城市人而言,那麻煩的過程,還不如去便利商店買罐冰涼飲料實際。

行經一片烈陽燻曬過的草原,若順著這條綠毯便可更貼近大海,到那岩岸上、浪花間揮桿釣魚,也有不少情侶在此坐下,彼此依偎,享受活在當下的喜悅。迎著海風,我深深、緩緩地吸了口氣,仔細感受在鼻腔內的香氣,前調是海水特有的獨特香味,有些厚實卻又帶有點海藻的腥味,中調是草原的淡淡清香,最後的基調,則是太陽所留於萬物的溫暖氣息,如此品味,這海岸怎能不令人心嚮神往,最後於心裡對這片海岸說聲謝謝,便順著步道回到了原點。

慵懶的時光還未餘盡,便拿些光陰去浮潛、拾些片刻去閒聊,或憑著此刻懸掛起吊床,直到浪潮轉大,空氣轉冷,肚子開始呼喊,也就開始為夜晚做些準備。

帳篷搭起,吊床調整至最舒睡的位置,美食佳餚則在大廚們手中,慢慢成形,落日還沒走遠,一道道令人食指大動的菜色便一一上桌,前菜萵苣沙拉,主食白飯,還有海鮮鍋、煎烤干貝與肉排,以及一盤清燙養生菇,讓人有種不是在野外,而是身處某家高級餐廳的違和感。

夜近了,人語的言談漫於火光地縮放,美食則鼓動著過往,在笑談裡慢慢流長。

而黑夜的海上,船聲轟隆隆的響著,以光明的名義,捕食著,噴吐夜色的鮮美身軀,而不再舞動的肢體,也就剩於口感的意義。

越深越暗的海面,遮掩這場儀式的霧就越厚,厚到包裹住船光,成黑線上微散的暈點,雜揉出空氣與神祕,生命與商品,牠與

當船隱沒於夜海,浪也就奮力的於聲響中,把風推向人群,盼每個經過的紅唇,輕抿時,知曉這片海的苦澀。

早安,凌晨四點

漁船的集魚燈從海上透進帳篷,遠處的車流以速度擾動空氣的聲響,在一旁的岩窟迴盪,彷彿多了個天然喇叭吵雜著耳膜,身體似乎還不熟悉,頂著濕黏的感受入睡,一夜也就顯得半夢半醒,並未睡好。但時間到了,就得起來收拾、梳洗,趕在六點前抵達下水點。

下水點,天色昏暗,雲層有點厚,看來是無法見到日出海景的絕色,品嘗完基哥為大家準備的早點,開車的一行人便先將車移置上岸處,而我們則留下看守船隻。

一旁的涼亭,有位阿嬤正在鋪撒著石花菜,阿嬤說:石花菜得經五洗五曬,長達一個禮拜的時間,才會由深紅轉淡白,這樣才能夠製作石花凍,很辛苦,但這就是討海人的生活,從年輕做到現在,已經四十幾年了,但這種生活也不錯啦,不用在大都市與人爭天爭地,搞得自己不像自己,一世人這樣過就很知足了(台語)

出了海,或許是昨夜沒睡好,腦袋有些混亂,又或者在想那阿嬤說的話,究竟活得像自己,到底是何時開始變得模糊,是從電視裡星光閃耀的偶像出現,還是新聞裡,那些憑藉權而擺弄社會的企業,又或者是雜亂無序的網路,牽引了本該專一的魂魄,最後誰也就找不到是誰了。

不過,過一會還是讓這些思緒都沉澱,現在該面對的還是海呀浪的,若不覺察當下,直視遠方用力的划,想必待會頭暈目眩就找上門。

這次一起同划的小伙伴,是Ian(伊恩),他也是個有著豐富故事的人,之前在馬來西亞的Club Med G.O(General Organizer )Club Med是一個遍佈全球的渡假村,而G.O則是這個渡假村的一大特色,去那裏工作是以「玩」為主,但絕不輕鬆,薪資也不高,可相對的會有很特別的生活經驗,可以與世界各地的人交朋友,餐飲部份與客人相同規格,但必須跟客人們一起吃飯、聊天、喝酒、跳舞,所以無論有多害羞,英文有多差,到最後自然得練就一身自來熟。

天藍水清,風平浪靜,沿途行經龍洞這個攀岩聖地,從「校門口」一直到「後門」 (龍洞攀岩的天然岩場名稱),我不斷在尋找有沒有人在攀岩,可惜今天是非假都沒人,不然從海上觀望,那些攀登岩脈的人,一定感受特別不同,就像去年觀看班夫影展裡那些攀登者,攀爬優勝美地裡900米高的巨岩時,我的掌心隨之濕熱,心臟也急躁的跳著,就像碰觸到攀登者的決心與目標一樣。


最後回到福隆,看一下時間,才早上十一點,還有大把日光可以去別處冒險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